網路空間的認同

一、認同的定義

二、認同的建構

三、社會交換與認同的建構

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何謂推薦文化

一、起源與發展
 
二、提供的服務

三、市場現況

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wyzxsx.com/Article/Class22/201101/210586.html

第一,文化是為“人”這個主體服務的工具  
第二,社會性行為文化的本質就是團體性。  
第三,文字文化是為社會性行為文化服務的工具  
第四,文化的合理與不合理  
第五,社會性行為文化的價值互動關係與互相制約的關係  
第六,價值觀決定人的社會性行為文化
以人為本就是人是主體,其他一切自然資源都是人的生存資源,社會性行為文化和文字文化都是生存資源,都是為人生存發展服務的工具。人類為了生存創造了很多社會性行為文化,也創造了很多文字文化。文字文化促進了社會性行為文化進步,社會性行為文化也促進了文字文化的的發展,是相生相剋的關係。

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May 28 Fri 2010 16:40
  • TOP123

 

一、研究本質

1.學習目標

 

(1)最主要的目的,熟悉研究的本質研究中所使用的工具專有名詞

(2)建議適合即將撰寫長篇論文或者結構性研究報告的研究者。

(3)助於釐清在閱讀研究報告、研究方法與相關書籍,總會不斷出現理論學說等概念。

(4)將學士、碩士與博士不同的學位做一區隔,三種學位各有許多差異之處。

小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、以敘事來說

 

以敘事作品來說,感覺這是一種標誌性很強的心理敘述,作者透過書法的各種書寫方式,去專研每個人不同的性格與淺在,將每個人的差異性去做比較之後,變成另一種的表達方式。

 

藉由一週以來,每日有不同的方式進行,在特別的規定之下,要求書寫者以不同的心情方式去做書寫,其中以盲寫讓我最印象深刻,透露出人在看不到的情況下,某些形式風格會變的很閉鎖,也許目的性是希望自己本身能透突破放開,但真的執行的時候,往往寫的不夠長,方向正確,但因為看不到所以空間無法掌握,不敢將筆畫與筆畫之間的距離拉太開,最後變成通通堆疊起來,透過描述完全表達出,放不開的一種心理感受。

 

二、以模擬來說

 

小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關柴窯日後預期規劃時間表如下:

n      06/01 訪談資料彙整、書面形式內容討論

n      06/08 文字內容校正、圖文彙整探討

n      06/15 範本輸出與修正、資料補拍與修改

n      06/22 探討書籍未來趨向、以及可討論參考與適用之方案

n      06/29 未來一年內可適用之方案申請與規劃

n      07/06 (待續)

 

小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如果是以寫論文的角度來觀看這部片子,越具有話題性的題目,爭議就會越多,相對的執行上也會增加它困難度。

 

光是在取樣上就會有許多問題,比如說取的數量?取的範圍?它地點上的遍佈性?還有是否具有真實性?假如進行訪談,受訪者是否會具實以答,在擬定問題的時候,需要注意的是引導受訪者回答時是否會有前後矛盾的問題。

 

針對矛盾問題,再下去做詢問比較容易得到具真實性的答案,而問的問題越多,要分類分析的就越複雜,相對付出的時間就越久。最麻煩的是,要怎麼取信於人,說服別人,而且又能自我立場要能站的住腳。

 

如果以一種社會觀點來看這部片子,跟現在火紅的議題「該不該廢除死刑有點雷同」,人與人之間因為社會的規範與限制,將想法與思考侷限在一個框框裡,片子裡的金賽教授說:「大家都想當"一般的人",而去抹煞原本的天性。」

 

小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.插花器皿質地有粗細之分、軟硬之別、對光的吸收與反射程度,以上有沒有怎樣的區別差異,顏色的不同會不會有所影響?

2.製作花器的過程,有沒有需要考慮哪些特殊的問題?

3.「開片」應該是哈密瓜紋的意思,有沒有其他比較特殊類似此種的術語?

4.器皿造型,在瓶、盤、碗、缸、筒、籃、盆等七大花器內的花卉藝術,都能用柴燒製作嗎?(連炳龍老師嘗試製作過的造型分享)

小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、研究本質

1.學習目標

(1)最主要的目的,熟悉研究的本質研究中所使用的工具專有名詞

(2)建議適合即將撰寫長篇論文或者結構性研究報告的研究者。

(3)助於釐清在閱讀研究報告、研究方法與相關書籍,總會不斷出現理論學說等概念。

(4)將學士、碩士與博士不同的學位做一區隔,三種學位各有許多差異之處。

(5)本章最後的三節,分別探討:

A 研究的選擇

小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樹人老師發起。

目的在於培育感性與理性的合諧,富有創造力的思維,對文化教育的重視,推展地方本土的文化特色,提升文化素養,促進文化創意產業之發展

希望計畫能在一個學期的時間範圍內,完成這項企劃。

 

IMG_0739.jpg

 

製作一本「入門書籍」的概念,內容在於,藉由學生藝術家連炳龍先生的專業訪談和互動,了解柴窯的特殊文化歷史,專家創作心路歷程的交流,心得、想法、經驗與期望。在柴窯的領域中,介紹近年來興起於臺灣的起源,嘗試過各種燒窯過程的特質及其意外形成的原因,並說明如何結合「火」、「土」、「人」三要素,將柴燒陶的創作毫無保留的盡情發揮出來。


小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3